<
y1h9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北宋穿越指南 > 0301【大理寺下狱】
    此次进京,没有过成都。

    在嘉州登船,顺长江而行,一直走水路。

    朱铭的日常饮食,全程由亲随负责。

    李彦已经懒得管了,只要朱铭不逃跑,平平安安送到东京即可。

    他得赶紧回去,干爹杨戬时常卧病,说不定哪天就一命呜呼。万一自己没在京城,被哪个老六趁机上位,自己岂不是亏大发了?

    因此,李彦匆匆行路,不断催促船工,都没时间下船勒索地方官员。

    “前面是江陵,相公可以出来透透气。”一个禁军士卒,站在舱门外说。

    李宝开门抱拳:“多谢提醒。”

    “不必。”禁军士卒拱手,颇为恭敬的退到旁边。

    朱铭的气色不错,好吃好喝的,居然胖了两斤。

    他踱步来到甲板,眺望两岸景色。左右跟着十多个禁军,携刀带弓防止其逃跑。

    转眼便至江陵,码头上人流如织。

    整个四川的粮赋,都要运到江陵储存,然后由荆湖路转运使,负责千里运送到东京去。

    童贯还在征方腊,四川今年又被加税,无数粮草运往东南剿贼。

    江陵府城,即荆州市区所在。

    对岸有大湖沼泽,一直延伸到石首县,此湖在几百年后就消失了。

    别看江陵府城繁华,郊外却是人烟稀少。大量山岭沼泽得不到开垦,朝廷多次移民垦荒,垦着垦着百姓就逃了,跟京西南路一样留不住人。

    朱铭不被允许下船,转身对禁军士卒说:“谁借兵器来耍耍?骨头都快生锈了。”

    禁军们面面相觑,犹豫片刻,一个军官把佩刀献上。

    朱铭就站在甲板上舞刀,活动活动筋骨。等官船补给完毕,才把刀还给那军官,自己回房睡觉去也。

    官船转眼便过江西,江西那边也不太平。

    刘九军在循州龙川县起兵,顺着龙川河去打惠州,半路轻松攻破河源县城。

    但抵达惠州城下,却发现已有防备,刘九军攻打数日无果,便回身奔袭梅州去了。面对官兵围剿刘九军把梅州劫掠一番,便一头扎进江西、广东、福建交界的大山。

    刘花三已在虔州(赣州)流窜两年,始终无法攻下虔州城,反而被官兵打得躲进山里。

    今年初冬,一部分边军精锐,追击方腊而来,走的是赣江水域。

    刘花三难以抵挡边军,向南窜去与刘九军合流。江西、广东两股贼寇,合兵三万多人,朝着福建方向流窜。

    方腊的目标,也是前往福建!

    童贯的禁军一分为三,一部回师淮南阻击宋江,一部在两浙清剿方腊残兵,一部狠狠咬着方腊主力追赶。

    别看方腊穷途末路,仅两浙地区的方腊残兵,就还有足足二十多万人。但他们不听方腊号令,只名义上遵奉方腊为主,一盘散沙很容易击破。

    边军和禁军南下,江西北部的义军死灰复燃。

    有个叫黄七甲的矿工,带着许多矿工和烧窑工,流窜于江西的东北部山区,朱铭的岳父老家都差点被洗劫。

    按下葫芦浮起瓢,一部分边军精锐,只得再次北上剿贼,因为黄七甲威胁到了铸钱场。

    在江西、广东、福建、两浙等地,起义军的总数超过三十万人!

    但大部分都没啥战斗力,而且缺少兵甲,遇到精锐官军一触即溃。

    韩世忠和王渊追进大山当中,一战斩首两千余。

    义军大败退走,刘花三和刘九军开始内讧。刘九军闹着要去投方腊,刘花三坚持在大山里打游击,二人争来争去竟然火并。

    刘九军诱杀刘花三,提着首级投降,接受朝廷招安。

    两浙路的义军,也在大规模投降。宁死不降者,纷纷逃进山中,遍地是山的浙江,足够童贯花费好长时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淮阴。

    宋江水军大败而走,回师攻克宿迁、下邳,接着坐船直取徐州。

    徐州早有防备,宋江难以攻克,便去劫掠三十六监,缴获大量铁器和钱财。又招募上千徐州冶铁匠,攻下沛县,搜罗船只,打造兵甲。

    童贯的禁军一部姗姗来迟,宋江闻讯再度流窜奇袭广济军城(定陶),又顺势拿下兴仁府(济阴)。

    此地距离东京,已不足二百里。

    京师大骇,君臣震恐。

    郑居中征调所有禁军和厢军,前往兴仁府征讨宋江。

    眼看着就要被前后夹击,宋江坐船调头就跑,沿着广济河再次逃进梁山水泊。

    随即兵分两路,坐船沿途劫掠,抢一遭立即跑路,跟官兵玩起了躲猫猫。

    时至今日,宋江闹得一直不大。

    兵力最多时不足一万,兵力最少时只有两三千,占领城池从不超过一个月。官兵追得急了,他就断尾求生,扔下新募的杂牌部队当诱饵。

    朱铭坐船过广济时,入眼之处,一片狼藉。

    城外民居被烧得精光,百姓先遭宋江劫掠,接着又被官兵盘剥,到处是无家可归之人,就连城中富户也破产者多。

    “你们回乡去看看吧。”朱铭叮嘱道。

    李宝也有些担忧,说道:“俺先回乡一趟,若是家中无事,便赶去京城追随相公。”

    张镗说道:“李兄弟帮俺去张家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好!”李宝拱手下船,带着小舅子离开。

    其实,张家和李家都没啥事儿。

    宋江总是沿河行军,绝不会离开河流太远。一旦情况不妙,立即坐船跑路,为了往船上塞人,抢来的财货都可以扔掉。

    方腊再怎么缺少战略规划,也有自己的起义纲领,而且还建立了官僚体系。

    而宋江就是一群流寇,抢到哪儿算哪儿。

    官船离开山东地界,入眼满目疮痍,京畿地区的一些土地,居然也开始抛荒长草了。

    李彦谁也没惊动,悄然把朱铭送到大理寺下狱。

    住的是单间,虽然发霉发臭,但没有被虐待,甚至牢狱伙食还不错。

    一连住了好几天都没有任何人来提审。

    直至第九天,狱卒终于请朱铭去接受审问。

    大理寺卿李伯宗亲自出马,是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儿,见面就朝朱铭拱手:“请坐!”

    “此事于制不合。”大理寺少卿聂宇说道。

    聂宇是郑居中的人,他跟朱铭没啥仇恨,纯粹就是走流程,不让朱铭坐着受审。

    这位老兄,家在河北大名府,靖康年间不知所踪,几个兄弟也来不及跑路。面对贼寇、官兵、金兵的轮番洗劫,聂家虽然东躲西藏保住性命,但多年积累的家产被抢劫一空。

    李伯宗则是蔡卞的门生。

    蔡卞、蔡京二人虽为兄弟,但政见不合。

    李伯宗靠着蔡卞的关系,累升至大理寺卿,并未受到蔡京打压,但也没受到蔡京照顾。

    李伯宗说道:“朱铭只是被罢职,京官之身仍在,不必过多强迫。”

    聂宇不再反对,他提醒一声即可,出了啥问题可以推给李伯宗。

    “多谢,”朱铭说道,“不知二位如何称呼?”

    李伯宗自报姓名,又提及蔡卞,朱铭立即明白此人的路数。

    聂宇也说到郑居中,还向朱铭眨眼睛。

    李伯宗开始正式审问:“《治安疏》是何人指使?”

    朱铭回答:“劝谏君上,斥责奸臣,乃人臣本分,何须有谁来指使?”

    李伯宗又问:“为何妄议国本?”

    朱铭反问:“东宫之位早已定下,国本已固,哪来的妄议国本?”

    李伯宗再问:“为何指斥郓王?”

    朱铭说道:“我非指斥郓王,而是以礼制相谏。太师、太傅、太保,帝师也,如何能加封皇子?又是皇子,又是帝师,请问符合伦常吗?阁下难道会拜自己的儿子为师?”

    聂宇忍不住偷笑,连忙握拳挡住嘴巴,假装咳嗽:“咳咳,休得胡言!”

    朱铭又说:“陛下日理万机,若不能亲自祭祀,当然可以令人代理。代为祭祀之人,可为宗室,可为外戚,可为内侍,可为重臣,唯独不能是郓王。东宫健在,自当储君代天子祭祀,如何能让郓王插手其中?此亦失礼也!”

    大理寺丞认真记录,一字也不漏。

    李伯宗再问:“《治安疏》提及六人,或为内侍,或为重臣,你为何污蔑其为六贼?”

    朱铭说道:“奏疏所列重重罪名,有哪一桩是编造的?既是事实,何来污蔑之说?”

    聂宇忍不住开口:“毕竟是朝廷重臣,就算施政有误,也不该直呼为贼。更何况,鲁国公(蔡京)为国操持,夙兴夜寐,对内充实府库,对外开疆拓土。于国有大功之良臣,怎能以贼呼之?”

    朱铭笑道:“今之事君者皆曰:‘我能为君辟土地,充府库。’今之所谓良臣,古之所谓民贼也。”

    这是孟子的原话,此言一出,李伯宗肃然起敬,朝着朱铭拱手致意。

    “慎言!”聂宇连忙提醒。

    因为孟子的原话,下面还有一句:“君不乡道,不志于仁,而求富之,是富桀也。”

    朱铭引用孟子之言,既骂蔡京是民贼,也在暗讽宋徽宗是桀纣。

    随随便便审了一场,李伯宗就宣布收工,把审问记录分成两份。一份移交给刑部,一份给皇帝送去。

    宋徽宗抽空看完,气得发笑:“还敢说朕是‘富桀’,简直死不悔改,着令刑部去大理寺会审!”

    (本章完)